研究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研机构 >> 研究中心 >> 正文
柔性电子中心
发布时间:2021年11月12日 13:56    作者:    点击:[]

柔性电子中心

研发中心团队简介:

张成鹏,博士/副研究员,山东大学青年未来学者,机械工程学院。硕博师从倪军教授(美国密西根大学)和来新民教授(上海交通大学)。长期从事柔性薄膜光电和生物医疗器件开发、功能性微纳结构阵列成形技术、仿生结构制造及功能性应用等研究。

王继来博士/副研究员,山东大学青年未来学者,机械工程学院。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。长期从事微尺度塑性变形、金属损伤与韧性断裂和特种机器人开发应用等研究,在氢燃料电池、智能机器人、安全防护机器人等开展深入研究。

赵国庆,博士/副研究员,山东大学青年未来学者,材料工程学院。山东大学和韩国材料科学研究院(KIMS)联合培养博士生, KIMS博士后。主要从事纳米尺度贵金属(CuAg)薄膜真空沉积技术及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开发的相关研究。

研发领域:薄膜光电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。

研发中心简介:柔性电子中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医养健康等产业需求,以高分子材料、先进制造、大数据和云平台等为主攻方向,开展柔性薄膜传感高端装备开发、创新工艺探索、原型器件制造等研究,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战略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,助力我国柔性薄膜传感产业的稳健发展。

部分成果展示:

  1. 微纳“光—电—磁”多场仿真设计

    针对薄膜器件光学、电学、磁场性能需求,基于微纳尺度仿真软件进行优化设计,获得合适的材料、结构参数。

  2. 卷对卷高效微纳成形装备设计开发

    面向薄膜器件表面功能性微纳结构高精度、批量化、大面积制造需求,开发卷对卷连续成形装备,并深入研究成形工艺理论。

  3. 柔性能源、医疗、光电器件设计开发

    围绕新能源、医养健康、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重大产业需求,设计开发柔性能源、医疗、光电器件等,攻关材料、工艺、装备等技术难点,形成高性能柔性器件设计制造、技术服务能力。

上一条:先进流体中心 下一条:水产品智能化加工中心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