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研机构 >> 研究中心 >> 正文
3D打印与特种机器人研究中心
发布时间:2019年06月14日 15:38    作者:    点击:[]

研究团队简介

万熠,男,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。

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函评专家,山东省自然基金委项目结题函评专家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《中国机械工程发展路线图》编写组委员。主要从事3D打印、特种机器人、高效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、生物医学材料加工技术及生产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。承担“医用钛合金切削氧化膜形成机理及其耐腐蚀性研究”、“植入体微纳双极结构表面设计制造及其结合能力研究”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,“双臂核电站应急处置机器人开发”等省部级4项,“多功能应急救援装备开发”、“排爆机器人技术开发”、“通过振动时效去应力的机理研究”、“低振动低噪声直列电动空压机开发”企业项目10项,作为骨干人员参加973、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各1项,2011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。发表论文70多篇,其中SCI检索30多篇,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,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拥有发明专利12项。

王继来,博士,副研究员,硕士生导师,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所副所长。

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塑性变形、金属损伤与韧性断裂、微成形中不合理流动及应力所产生的缺陷机理、预测及预防方法。主持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项,发表论文10篇,其中SCI收录8篇。

李淑颖,初级工程师。

参与大学生国创项目1项,发表论文4篇,其中EI检索2篇,授权实用新型1项。

辛倩倩,初级工程师。

参与国防技术基础项目1项,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,山东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项目1项,发表期刊论文3篇,授权发明专利2项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。

研究领域

3D打印技术、工业自动化、特种机器人。

代表成果

(1)研究与开发了系列用于救援、危险作业等环境下的特种机器人,包括多功能地震救援机器人、排爆机器人、核电站应急机器人、消防机器人等,突破了复杂环境下的遥操作、多传感器信息融合、临场感反馈等关键技术,获得了业界好评与媒体的关注,其中地震救援机器人得到了中央十台和山东卫视的报道。

(2)基于熔融沉积造型技术和数字光固化技术开发了多种3D打印设备,结合前期研究的生物植入体制备技术,研究基于增材制造的个性化骨支架制备技术。

上一条:高端装备中心 下一条:智慧农业装备研究中心

关闭